拼音duàn xiàn
注音ㄉㄨㄢˋ ㄒ一ㄢˋ
繁体斷線
词性动词
⒈ 喻指中断关系。
英disconnection;
⒈ 见“断线”。亦作“断綫”。
⒉ 线断了;断了线。
引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诗:“四时不在家,敝服断线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智朗 《改葬》诗:“故衣断线痕犹在,静风摇树骨已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木。”
⒊ 比喻传统或关系中断。
引《美学向导·美学家寄语·宗白华》:“研究戏曲只看书,单从理论出发不行,必须从艺术上、生活上一代代传下来才行,中间断了线就很麻烦。”
⒈ 大陆地区指事业、传统等的中断。
1.谁当初想摆脱被围绕左右过后谁人被遥控于世界尽头,勒到呼吸困难才知变扯线木偶,这根线其实说到底谁拿捏在手,一直不觉捆绑我得未够守紧承诺,以为青丝不会用上余生来量度,但我拖着躯壳发现沿途寻找的快乐,仍系于你肩膊或是其实在等我舍割然后断线风筝会直飞天国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
2.雨后的白莲却另有一种风采。莲叶上水珠滚来滚去,闪闪熠熠,如断线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开的白莲,更出脱得晶莹可爱,银装素裹,光明似月。
3.如果说孩子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风筝,那母亲那期盼的目光就是那根不会断线,牵挂着他,惦念着他,祝福着他,孩子也永远不会非出母亲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