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r jià
注音ㄦˋ ㄐ一ㄚˋ
繁体二價
词性
⒈ 亦作“二贾”。不同的价格。讨价与还价。
⒈ 亦作“二贾”。
⒉ 不同的价格。
引《汉书·王莽传上》:“市无二贾,官无狱讼。”
颜师古 注:“贾,音价。”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
⒊ 讨价与还价。
引汉 王充 《论衡·是应》:“买物安肯不求贱?卖物安肯不求贵?有求贵贱之心,必有二价之语。”
《南史·文学传·崔慰祖》:“慰祖 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寧有减不?’答曰:‘诚异 韩伯休,何容二价?’”
1.一百零二、抱歉,先生,我们是奉行“不二价”政策的.
2.整顿社会治安,可以使商人安心做生意,没有被偷抢之忧;提倡商业道德,必须货真价实,言无二价,对于外来人士,不但可以免受欺诈,更可以树立城市的形象。
3., 严守不二价。减价反而会引起混乱和不愉快,有损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