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治乱的意思
zhìluàn

治乱


拼音zhì luàn
注音ㄓˋ ㄌㄨㄢˋ

繁体治亂
词性

治乱

治乱[ zhì luàn ]

⒈  安定与动乱。

⒉  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引证解释

⒈  安定与动乱。

《书·君牙》:“民之治乱在兹。”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观其诚伪知其治乱,观其轻重知其兴亡。”

⒉  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继絶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达治乱之要者,遏将来之患。”
《前汉书平话》卷上:“陛下圣文神武,治乱安危。”

国语辞典

治乱[ zhì luàn ]

⒈  安定及动乱。

《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远方异俗之人,向风慕义,各奉其职而来朝贺,故治乱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见。」
《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刘桢诗》:「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治乱的意思解释、治乱是什么意思由胜来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炙脔,胝挛

治乱造句


1.市可知治乱,商可见盛衰,商之本在农,商之用在工。

2.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3.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