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yuē
注音ㄕˋ ㄩㄝ
繁体誓約
词性名词
⒈ 宣誓时订下的必须遵守的条文。
例忠于誓约。
英vow;
⒈ 盟誓;订约。
引《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昔每与 庞统 共相誓约,庶託足下末踪,尽心於主公之业,追名古人,载勋竹帛。”
《旧五代史·梁书·王师范传》:“因戒厉士众,大行颁赏,与之誓约,自率之以攻 棣州,擒 张蟾,斩之。”
⒉ 盟誓、宣誓时所立下的誓言。
引唐 元稹 《代谕淮西书》:“此数君子者,岂受利不厚,而誓约不明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溪州铜柱记》:“若有违誓约,甘请准前差发大军诛伐。”
郭沫若 《羽书集·全面抗战再认识》:“希望大家于保卫国族的神圣誓约之前,担当起执行全面抗战的实际。”
⒈ 发誓立约。
引《三国志·卷四〇·蜀书·彭羕传》:「昔每与庞统共相誓约,庶托足下末踪,尽心于主公之业。」
《旧五代史·卷一三·梁书·王师范传》:「因戒厉士众,大行颁赏,与之誓约。」
⒉ 宣誓时订下的条款。
1.赐死怀中的圣眷,刹那间漫天风雪,冷眼看红颜决绝胜断弦,殿中弱水三千的誓约,终究敌不过谗言,琴音犹未绝奏不出从前。少司命
2.牵着的手,决不会放开,纵然颤抖的手指上没有红绳,也没有誓约的戒指。
3.起义之歌已经被传唱,刻不容缓啊。我们必须召开联盟会议。做为九大海盗王的你,有责任遵守誓约出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