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ī má
注音ㄆ一 ㄇㄚˊ
词性
⒈ 亦作“披麻带孝”。
⒉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⒈ 见“披麻带孝”。
⒉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 唐 王维,南唐 董源 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引清 龚贤 《画诀》:“皴法名色甚多,惟披麻、豆瓣、小斧劈为正经。”
1.显王府,一片缟素,来吊唁的人群络绎不绝,朱凌峰和朱凌宇披麻戴孝地跪在灵堂接受吊唁。
2.他死后,儿女子孙免不了披麻戴孝,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 他死后,儿女子孙免不了披麻戴孝,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
3.即破除传统的殡葬祭扫方式,“以火葬代替土葬,以鲜花腊果代替烧纸点香烛,以黑纱黄花代替披麻戴孝,以追悼会代替旧仪式,以默哀、鞠躬代替叩头拜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