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黄鹂的意思
huáng

黄鹂


拼音huáng lí
注音ㄏㄨㄤˊ ㄌ一ˊ

繁体黃鸝
词性名词

黄鹂

黄鹂[ huáng lí ]

⒈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

引证解释

⒈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黄鸝隐叶飞,蛺蝶縈空戏。”
唐 杜甫 《绝句》之二:“两箇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黄鹂低鸣。”

国语辞典

黄鹂[ huáng lí ]

⒈  黄莺的别名。参见「黄莺」条。

唐·杜甫〈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黄鹂的意思解释、黄鹂是什么意思由胜来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黄历,黄李,黄鲤,荒沴,黄离,黄骊,黄砾,皇孋,惶栗,黄梨

黄鹂造句


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2., 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