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知行的意思
zhīxíng

知行


拼音zhī xíng
注音ㄓ ㄒ一ㄥˊ
词性

知行

知行[ zhī xíng ]

⒈  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中国哲学史上对知和行的关系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子、王夫之等认为知离不开行;唯心主义思想家如朱熹等认为知是天赋的,知先行后。

引证解释

⒈  认识与实行。

《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⒉  智虑和德行。

《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荀子·非相》:“知行浅薄。”
杨倞 注:“言智虑德行至浅薄。”


知行的意思解释、知行是什么意思由胜来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执行,知性,直行,纸型,志行,治性,治行,质性,制行,质行,智性,质形,职性,至刑,制形,执性,至性,支硎,植性,至行,执刑,植行,志性,直刑,直性,值星

知行造句


1.培养习惯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养成习惯才能把认知转化实际行动,成为真正的品质;第二,习惯培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既是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再认知的过程。 培养习惯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养成习惯才能把认知转化实际行动,成为真正的品质;第二,习惯培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既是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再认知的过程。

2.的决心、改造浮躁的学习心态,秉持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为中华文明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心态、目标、时间管理三者的集中点就是在行动上,三者的表现特征也是行动。它们共同形成知行合一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