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ng mín
注音一ㄤ ㄇ一ㄣˊ
词性
⒈ 使百姓受祸害。
⒈ 使百姓受祸害。
引《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尧 舜 之世。”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都是那贪官惹祸自殃民,致使这 崑冈 失火难留玉。”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立见其僨事,而不肯得罪於同官;即使其殃民,而不肯曲从夫清议。”
⒈ 使人民遭受祸害。。
引《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清·曾国藩〈王翰城刺史五十寿序〉:「福民,则我实福之也;殃民,则我实殃之也。」
例如:「祸国殃民」
1.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必然会祸国殃民。 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必然会祸国殃民。 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必然会祸国殃民。
2.靠!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祸害乡邻,强奸民女,似你这种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之辈,国人皆曰可杀!
3., 而此时杀他不如在他祸国殃民之时动手,还能博得忠君爱民、安邦定国的美名,何乐而不为?于是遣张赵二将前去救他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