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蜈蚣的意思
gōng

蜈蚣


拼音wú gōng
注音ㄨˊ ㄍㄨㄥ
词性名词

蜈蚣

蜈蚣[ wú gōng ]

⒈  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

centipede;

引证解释

⒈  节肢动物。体扁长。头部金黄色,有鞭状触角。躯干部背面暗绿色,腹面黄褐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足一对。第一对足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中医入药。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蜈蚣:《南越志》云,大者其皮可以鞔鼓。取其肉暴为脯,美于牛肉。”
《三国志平话》卷下:“军师令军速过,言不闻蛮景烟瘴, 瀘水 蜈蚣 巴 蛇,乃蛮地毒物。”
曹禺 《原野》第一幕:“哼,我跟瞎婆子是一尺的蝎子碰上十寸的蜈蚣,今天我们谁也不含糊谁。”

国语辞典

蜈蚣[ wú gōng ]

⒈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身体扁而长,全身有许多体节,每一节上有对脚。最小的蜈蚣仅一公分长,十三对脚;最大的将近三十公分,有一百七十七对脚。故也称为「百足」、「百足之虫」、「百足虫」。体节的第一对脚有毒爪,可射出毒液,当作武器;最后的一对脚特长,有如尾巴。常栖息于朽木或石缝下,捕食昆虫。古时称为「螂蛆」。

英语centipede

德语Hundertfüßer (Bio)​, Tausendfuß, Hundertfüßler (S, Bio)​

法语chilopoda, centipède


蜈蚣的意思解释、蜈蚣是什么意思由胜来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武功,无功,误工,五功,五恭,五公,吾公,午供,物贡,五供,圬工,污宫,洿宫,梧宫,吴公,吴宫,武宫,乌弓,武工,仵工,务工

蜈蚣造句


1.套装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及棉布,风衣、茄克面料一般是蜈蚣纱、呢子、磨毛、麻料、水貂毛、棉衣的款式绝对流行、得体、大方。

2.我在家里发现了一条蜈蚣,结果我睡觉心里也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我在家里发现了一条蜈蚣,结果我睡觉心里也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3.线儿越放越长,风筝越飞越高,“大蜻蜓”“长蜈蚣”“火凤凰”“包公脸”……各式各样的风筝把蔚蓝的天空装点得像美丽的万花筒。 线儿越放越长,风筝越飞越高,“大蜻蜓”“长蜈蚣”“火凤凰”“包公脸”……各式各样的风筝把蔚蓝的天空装点得像美丽的万花筒。 线儿越放越长,风筝越飞越高,“大蜻蜓”“长蜈蚣”“火凤凰”“包公脸”……各式各样的风筝把蔚蓝的天空装点得像美丽的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