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忠恕的意思
zhōngshù

忠恕


拼音zhōng shù
注音ㄓㄨㄥ ㄕㄨˋ
词性

忠恕

忠恕[ zhōng shù ]

⒈  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引证解释

⒈  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 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后汉书·章帝纪》:“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虽有卖国之姦,无所投其隙,仓卒之变,无自发焉。”
《镜花缘》第十一回:“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説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

国语辞典

忠恕[ zhōng shù ]

⒈  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

《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恕的意思解释、忠恕是什么意思由胜来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中枢,中暑,中书,种树,中数,众数,众庶,众书,柊树,重戍,中叔,中熟,中署,中孰,仲舒,仲叔

忠恕造句


1.忠恕思想既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又是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因此澄清其内涵意义重大。

2.“忠恕之道”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无论是对人体道德的发展,还是对社会道德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3.他反复强调,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多闻多见,学思结合,用“忠恕”等基本理念贯穿所学的知识,用“下学上达”的方法,把具体经验上升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