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o yáng
注音ㄍㄠ 一ㄤˊ
繁体高陽
词性
⒈ 指高而向阳之地。
⒉ 颛顼有天下,号高阳。
⒊ “高阳酒徒”的略语。
⒋ 池名。晋山简置酒游赏的园池。
⒈ 指高而向阳之地。
引《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
《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⒉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引《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王逸 注:“高阳,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
《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⒊ “高阳酒徒”的略语。
引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卢植、蔡邕、张华、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⒋ 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参见“高阳池”。
引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⒈ 上古帝王颛顼。参见「颛顼」条。
1.蔡和森曾在该校边工作边学习,传播革命思想,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高阳人民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2.二百十八、红歌飞空祥云绕,文明共建展新貌。欢声笑语汇神州,清风送馨高阳照。和谐驻春人心暖,金曲飘瑞江山娇。万众携手小康行,幸福盈路虹满桥。
3.百无聊赖啊!炎炎夏日,烈火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