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qì
注音ㄌ一ˋ ㄑ一ˋ
繁体戾氣
词性
⒈ 邪恶之气。
⒈ 邪恶之气。
引宋 王巩 《甲申杂记》:“一日,邑吏云甘露降。视松竹间光洁如珠。因取一枝视 刘贡父,贡父 曰:‘速弃之,此阴阳之戾气所成,其名爵餳,饮之令人致疾。’”
明 张居正 《论决重囚疏》:“寃愤不泄,戾气不消。”
《解放日报》1941.7.7:“化戾气为祥和,易相克为相助。”
⒈ 乖戾、凶暴之气。
例如:「化戾气为祥和。」
1.近日来,本就心有戾气的明孝宗,虽说连杀了近十位御医,但那郁抑之气,还是没有彻底去掉,现在突然又听闻郑天的医治之法是让太子“去根”。
2.如今人们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缺乏耐心、充满戾气,但请家长们切记,面对孩童的纷争,千万别让习惯性的“护犊子”,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杨少刚刚将胃里的最后一丝余沥吐完,脸色苍白,却更增加了一股戾气:“就你们这种实力,还想跟我斗!哼,下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