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ì rén
注音ㄑ一ˋ ㄖㄣˊ
繁体棄人
词性
⒈ 被遗弃的人;废人。
⒉ 指因罪被流放的人。
⒊ 遗弃人才。
⒋ 失去人心。
⒈ 被遗弃的人;废人。
引《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君亦使君之贵优,将君之爱鹤,以为君战矣。我儕弃人也,安能守战?”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彼世之瞽者、刖者、宫者,莫不以为弃人也。”
清 尤侗 《南陈北李》诗:“南京 有一 陈,太学无弃人; 北京 有一 李,太学多端士。”
⒉ 指因罪被流放的人。
引《管子·问》:“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
尹知章 注:“弃人,谓有过不齿,投之四裔者也。”
⒊ 遗弃人才。
引《左传·昭公元年》:“莒展 之不立,弃人也夫!人可弃乎?”
⒋ 失去人心。
引《国语·晋语一》:“今不据其安,不可谓能谋;行之以齿牙,不可谓得人……弃人失谋,天亦不赞。”
韦昭 注:“行之以齿牙为弃人,不据其安为失谋。少族多敌,故天不赞助。”
1.武士就应该对死追问不已,高举着死而活,就像存在主义。武士刀法,讲究简洁、明快的动力美。武士赴死,于死的瞬间与美相遇,便舍弃人生,跟着美去。因此武士道是一种死的美学,就像落花之美。李冬君
2.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人类历史上只有一种人从未罢过工。其他每一行业和阶级都曾处于需要罢过工,借此向世界提出要求,彰显其不可缺少的必要性——除了将这个世界扛在肩上,使其生存下去,而得到的唯一报酬是痛苦和折磨、但从未抛弃人类的那些人。安·兰德
3.无论如何,千万别为自己的私利、腐败而奉献,别为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被判革命、丢弃人格、国格的事而奉献,那是变态的寄生虫,那是无为的小人。